开放获取的困难

我们看看在开放获取的模式下文章发表的流程: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写成文章后,投稿到期刊,期刊编辑需要寻找合适的审稿人进行同行评议,通过后则需要将文章编辑成合适的格式然后发表在网上。这里头产生了两个费用,一个是得有一个或者几个编辑负责跟作者的联系等工作,一个是编辑文章的格式等工作。同时,把文章发表在网上不是说一丢就行了,得有个网站,得维护,得有一个可以方便检索的平台。这些费用应该由谁支付呢?

一个做法是文章的作者付款,就跟现在的期刊索要版面费一样。但是这样对作者很不公平,因为写文章本身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了,不但获取不到酬劳还要给出版社付款。所以实际上大多数有影响的期刊是不收版面费的,或者版面费是非强制的,可交可不交。但是仍然还是有不少期刊是依赖收版面费来生存的。这种期刊要么就比较烂,越来越难吸引到有质量的文章。要不就得像某些nature子刊那样有很高的影响因子。

既然作者不付款了,开放模式又是对读者免费的,那只能期刊或者出版社来承担费用了。但这恰好是大部分出版社反对开放获取的原因。出版社不是做慈善的,没有义务免费为人民服务。如果要让出版社愿意做这个事情,那么就必须让他们发现这个事情是可以有盈利可能的。一个就是文章的价值足够高,影响力足够大,这样才可以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和广告收入。这就得逼着出版社走一条高端路线,除了要尽力挖掘读者的需求,用高质量的文章以及全面且有深度的信息量来说服读者自愿付费得到更有价值的服务。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出版平台来更好的满足大家的需求。这条路很辛苦,至少目前而言,那些躺着数钱的大出版商们是不愿意去做的。除非他们发现开放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不做不行了。

或者可以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建立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由政府运行维护,其他期刊则依附与这个平台,只需要做好自己的组稿以及审稿的工作。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但是问题在于一个非盈利性的公益平台很难激发各方的积极性,而庞大的运营费用在长期运行中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可能更好的方式就是参照开源社区的一些做法。现在很多开源项目是由一些基金或者一些软件公司进行资助的。优秀的项目可以有机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那些失去活力项目则可能被合并甚至无法继续。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学术期刊上,旗舰级的期刊仍然拥有各方面的优势而变得更突出。那些兢兢业业的期刊,仍然会有生存压力而不敢松懈。至于那些烂期刊,反正现在的烂文章都已经太多了,少一些烂期刊对提高整体的学术水平反而是有好处的。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