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评价功能的滥用带来的问题

当核心期刊的概念逐渐由“相关专业领域发文最多的期刊”,转变为“相关专业领域水平较高的学术期刊”之后,它的评价功能也逐渐引起广泛重视。最初这种评价只是针对期刊的,此后则成为评价国家、单位科技能力的一个指标,极端的应用则是扩展到对所发论文的评价,以及 对作者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所以,原来SCI其实只有核心版和扩展版的区别,那时并没有考虑学科和专业领域,后来由于考虑到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别,则又根据影响因子对不同学科的期刊再进行分区,以使得评价功能可以相对合理,这个过程的发展脉络可以从《走上神坛的SCI》这篇博文中有所了解。

至于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则是受到SCI评价功能的启发或影响,毕竟如果仅用外文期刊或几个国外的检索工具作为评价工具的话有诸多弊端。SCI论文再突飞猛进,国人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论文还是远远高于国外的期刊。加上此后国内有些期刊对论文质量要求不严,更有不少以收取版面费敛财的期刊冒出来,所以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便开始对发表论文的期刊分级,核心期刊的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尽管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笼统的认为核心期刊就是质量比较好的期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列表在许多地方成为论文评价的一个指标,许多单位在计算成果的时候,对于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计分是不同的,而且这个差距还比较大。更有不少单位到后来只计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这使得许多论文作者都向核心期刊投稿或只向核心期刊投稿,于是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在稿源的质和量上都有了巨大的差别,期刊也就走向了两极分化。一些好的期刊有了稿源的基础,也就具备了越办越好的条件,往往在发行量、版面费、广告费收入等方面都有增长,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而差的期刊如果跻身核心期刊无望,则可能走上用版面费养活期刊的道路,也让灌水论文有了市场,越是对论文质量放低要求,就越难提升期刊的品质,从此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甚至给论文代写、造假等创造了条件。最痛苦的是处于核心期刊临界点的期刊,已经进入的随时有被踢出的危险,没有进入的则因为有希望进入就拼命努力希望能跻进核心期刊圈,所以每次核心期刊修订,这些期刊往往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无论是SCI来源期刊还是国内的核心期刊,都有各自的遴选标准,这些标准一般也有公开的渠道可以看到。所以从期刊的角度,要争取进入某个核心期刊的名录中,还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这些指标的。但在迎合这些指标的情况下,往往就会牺牲掉期刊的个性和特色。如国内的期刊如果要成为SCI或EI的源期刊,在论文格式、引文规范等方面就要符合数据库的要求。

只是,影响因子高本质上只是说明该期刊的影响力大,并不一定完全与期刊质量挂钩,无论SCI的影响因子或分区还是核心期刊,用来当作评价工具一定有其局限和缺陷,即便用来评价期刊也同样如此,更别说以“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好论文”这个概念下的出现的各种对科研绩效考核的方法的不合理之处有多么明显了。但我们却可以看到,许多被用作评价期刊的方法被管理者套用到科研绩效考核上来,如论文奖励把影响因子作为所发奖金的系数,中文的论文,则又在核心期刊的概念上又弄出双核心期刊的概念。双核心论文比单核心论文的计点也要高等等。只是,科研评价指挥棒的威力是相当大的,时间长了,许多科研人员自己也会自觉不自觉以发表了多少SCI论文、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来说明自己的科研业绩,并津津乐道于自己所发论文的影响因子总计已经达到多少多少。每当我看到这样的介绍时真感到有点哭笑不得。影响因子只能说明期刊的影响力,或许也部分说明期刊的质量,但与你的论文水平何干?

但从期刊的角度看,如果能跻身核心期刊的行列,无论期刊的声誉还是稿源质量都会有大的提升,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好处很多;反之,则各种当前和以后的损失简直难以计量。所以一旦在核心期刊体系中落选,出现质疑和抗争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由英论阁特约作者 赵美娣 提供

核心期刊发表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