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语言

近年来英文所经历的一项社会语言学变化就是过去曾经符合规范的特定类型用语及措辞,如今却被视为性别歧视语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以 man 表示 人、人类或人性的意思,以及使用阳性第三人称代词 he、him 及 his 指代未明确性别的个人。我将利用以下例句说明如何避免这类典型的问题用语。 Man is a creature of habit. (1)…

主语与动词间的距离

如果句中的主语与动词距离很大,句子通常会显得不自然而且难以理解。以下将具体说明这类问题所产生的典型情况。 This solution, which was first derived by Wallace in an investigation of excitable media,…

Or

中国作者滥用连词 or 的情况很多。在我校对过的论文中,or 出现的场合约有半数应改用 and 才算合适。(有趣的是,将 and 误用为 or 的情况却相当少见。) or 的基本用途是在一段给定的上下文中区别多种可能的“项目”,更精准地说,清单中以连词 or 连接的单词或词组,被视为在此清单所存在的上下文中可分别确认的项目。判断在此清单中该使用 or…

学术写作——你必需知道的事

学术写作指涉及学术活动的所有不同文体的写作,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教科书、工具书、专业报告、专利申请、科研经费申请、技术合同、科研任务计划书、学业计划等。从专业领域划分,学术写作包括自然科学写作和社会科学写作,这两者的格式有很大区别。科技写作的文体又包括四种:学术类文体,应用类文体,新闻类文体,普及类文体。科技写作中的学术类文体就是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专著等。科技写作中的应用类文体则是与文秘写作、经济写作、公关写作、广告写作、司法文书写作、外交文书写作等相提并论的类型。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规定格式。因此,学习和开展学术写作首先需要分清文体,找到对应的格式标准和参考资源。本文搭建学术写作中的科技论文写作的学习体系,并提供参考资源。 从文体风格来看,学术写作既不是文学写作,也不是商务写作或机关公文写作。学术写作既具有应用文的特征(即按照格式陈述事实),也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即使用论据论证论点)。学术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在规定格式下的专业化论述。所谓规定格式是指论文必须具有题名、作者与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包括方法、材料、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各种声明(经费、利益冲突、伦理、作者贡献度)、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所谓专业化论述是指基于各专业学科领域的术语和范式进行论述。对于研究型论文来讲,论文需要具有原创性、科学性、完整性。 比较全面而简洁地介绍科技论文写作格式的书籍是由李德华主编、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学术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该书介绍了著作权(即版权)法、专利法、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格式、学术刊物的编排规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论文的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标GB 7713-87),《关于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和科学文摘的撰写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8年发布)。 文摘编写规则:国标GB 6447-86规定了摘要(Abstract)的规范化撰写要求。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标GT/T 7714-2005。需要注意该国标与英文期刊的几种主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有所不同。 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中文学术论文里经常出现句号误用为逗号的情况。这不仅造成阅读障碍,而且导致中文内容被翻译器翻译成英文时出现语意混乱,影响翻译效率。另外,中文的标点符号与英文的标点符号有很大不同。很多中文标点符号在英文中并不存在(例如顿号)。这些规定将在学术素养的“英文写作方法”中予以介绍。 数字的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国标GB/T 15835-1995),《数值修约规则》(国标GB 8170-87)。值得注意的是,GB/T 15835-1995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规定与其他的国家标准的规定不一致。另外,对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到的数据经常需要修约。修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数字的修约是用一个修约数代替一个原有数,而该修约数来自选定修约区间的整数倍。关于数的修约的规定,需要遵循国标GB…

英论阁学术院(ENAGO ACADEMY)对吕铭方的采访

近年来,中国科研经历了指数式增长。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源自多种因素的合力促成,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政府持续不断的推进科学研究发展。 作为我们联动学术出版专家与研究者的系列采访的一部分,我们有幸与吕铭方博士对话。吕铭方博士是著名的学术出版专家,他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同时还是中国学术出版业多项新举措的推动人。作为IOP出版的前总编,过去15年里,他曾与IOPCAS,NSFC,CAS,CAST,MOST,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共事。 1. 首先,我们代表英论阁学术院(Enago Academy)祝您农历新年愉快!在过去的2017年里, 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您认为这种发展势头是否将会持续? 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科学研究、创新和研发的持续不断的推进,在新的一年以及未来,中国将继续在科学研究和研发方面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并将创造出更多的研究论文。 2.根据近期的报道,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您认为有哪些因素促成中国取得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根据中国科技部统计,2017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7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4,08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GDP的2.12%,仅次于美国(4,960亿美元)。此外,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报告《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发表了约42.6万篇科技论文,首次超过美国(约40.9万篇),成为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注:基于Elsevier 的 SCOPUS 数据库统计)。这一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归因于中国政府对于科学研究和研发的持续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和推动。此外,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研究论文。除了论文的数量,中国目前要求研究人员更加关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原创新性和影响力。目前,中国高引用论文的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引用率仍然远低于美国,还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3.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增加了科技和研发的投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主要从哪些方面获益? 今天,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能够申请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同时,也获得更好的科研支撑条件,保证他们能够将更多新的科学思想付诸实施,探索取得新的科学成就和突破。例如,量子通信卫星和量子通信实验,暗物质探测卫星,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外尔费密子,马约拉纳费米子,先进基因技术,等等。此外,中国科研人员还在开展更多的交叉科学研究,以及更多的国际科技合作。 4.统计发现,源自中国的科技论文拥有最多的国际合作者,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点?…

文献检索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

对于论文作者而言,文献检索不仅是指为了阅读文献而查找下载这一基本需求,而且涉及以下四个问题:(1)文献的引用有什么效果?(2)文献检索如何帮助科技查新?(3)哪些期刊的文献是高水平的?(4)如何查找文献?对于文献情报研究人员和学术影响力评价人员来讲,文献检索关注的是文献计量学分析。本文从论文作者的角度简述文献检索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文献引用的效果 不被别人引用或很少被引用的论著基本上是价值不大的。被他人引用的频次是衡量论著的重要性和学术水平的最简单、最根本的指标。因此,引文分析构成了文献计量学中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基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个人的H指数都是基于被引用次数的统计指标。当然,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是复杂的,如果单靠引用频次等文献计量指标来衡量一切,是片面和错误的。引用分析应当只是同行评议的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尽管如此,各大数据库的表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的各种文献计量学指标仍然在世界各国的各种机构排名、大学评比、基金申请评定、成果申报、职称评审等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比较国际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时,很多量化指标来自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 二、文献检索的查新用处 论文检索不仅能够查看被引用次数,从而判断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而且还能够帮助查新。科技查新是一种对科研项目的创新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它是通过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对比等方法,为有待立项的科研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适用性提供文献依据。查新对于保证科研项目质量和防止低水平重复具有重要意义。查新的文献检索报告已经成为科技立项和成果申报时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同行评议的有力补充。 三、高水平文献的数据库收录系统 在国际上,除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and…

聪明使用数据库

几年前我在英国完成了硕博士学位,记得硕士课程开学前图书馆给我们安排导览,第一站就是在整排电脑前,为大家示范常用的数据库。学者负有文献探讨的责任,面对海量的学术出版品,要说数据库是当代科研学者的第二生命并不为过。好的数据库最强大的功能是让进行检索的人看见研究的可能性和关联性。在数据库中进行关键字检索后看见的是全世界学者专家对同一个主题进行的发挥,呈现出来的多元资讯能够刺激还在构想中的架构,常常能让我们看见不同题目的关联性,增进想法上的开创。 虽然许多学术数据库宣称是横跨人文与自然的全方位数据库,然而入行了就知道各家数据库各有所长,这里就为您做个介绍。 JSTOR:专门收录过期人文期刊的全文资料,广纳一般人文学科、区域研究、艺术与艺术史、社会科学、宗教研究、医学史及生命科学等17个数据库,不需学术单位帐号,一般读者只要纯线上阅读不下载都免费,是人文学科实用度第一名的数据库系统,对历史及古典研究而言非常够用。Project Muse是同类型数据库中也相当推荐的,使用者可以实测之后再决定何者比较适合自己的学科。 EBSCO:学术研究人员及专业人士入门数据库,提供当期期刊论文,除了学术领域,还囊括商管、医护、军事、教育、公共图书馆等多个数据库的资料,是专业及应用研究实用度相当高的数据库系统。 PLoS One:以医学为主的自然科学专业数据库,坚持分享知识及免费阅读,还开创了新的审阅标准,在技术层面的要求非常高,并且作者必须同意分享原始数据。最大的创新是,只要在研究方法上达到高度水平,编辑单位不去判定研究的价值,而大量出版高水平的研究,让学术社群及时间来考验其价值与影响力。是概念前进的新型数据库,不妨一试! PubMe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於1950年代创设,全球医学研究及从业人员最基础的数据库,不仅适合医药研究人员,许多医院都推荐全医师学习使用,随时更新及补充医药知识,巩固专业。 Scopus:自然科学研究最大的索引摘要数据库,具有期刊指标、文献指标及研究者指标等影响力指标协助期刊使用者了解并评估期刊的影响力。 ScienceDirect:科技及医学最大的全文学术数据库,囊括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及生命科学。 面对海量数据,有学者因为看不到尽头而相当困扰,换个角度看,其实是当代学者之福,比如有许多数据库重复搜录重要期刊,而不同数据库的检索系统设计不同,所呈现结果不尽相同,因此在研究个阶段进行跨数据库检索常能看见不同的连接;聪明使用学术数据库,让它弥补自己思考的不足,为研究增添连接与深度。

分号

从语义角度来说,分号的主要作用与句号及逗号类似,都是要插入某种心理上的“距离”1。 在语法上,有两种用途,接下来将进行讨论。 标示一句的结束 在语法上,分号的第一种用法与句号的主要用法完全相同,就是分隔完整的句子。在这种用法中,两者的差异在于:分号表示较为直接的关联,而且适用于两句表达的含义相辅相成或两句一起表达单一含义的情况。以下例句将说明典型的用法。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result is not what it may seem…

IOPscience发表物理研究论文的好处

学术发表对科研人员相当重要。尤其对于年轻的科研者,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体现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果,更与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多产而且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成果,是科研者晋升职称,业绩评估,学术项目资金申请至关重要的条件。在著名的审稿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可以保证科研者的事业发展,获得经费资助,在其研究领域产生影响力,获得同行的宝贵反馈意见。对于物理学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第一篇论文并非易事。很多初级研究者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应该把论文发表在哪个期刊上。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学术期刊,直接决定着论文能否发表,以及发表的速度、质量和影响力。 英国物理学会(IOP)为研究者提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著名学术期刊,涵盖从理论物理到应用物理及相关的所有领域,可以极大地提升研究成果的可见性和影响力。IOP自1874年成立以来,旗下期刊发表超过150万页的物理学。既有诺贝尔奖的经典之作,也有不断反映当今世界物理学的最高进展。如果你的稿件具有原创性,内容新颖,对研究领域有新的贡献,或者较大影响,具有充分合理的研究目标,以前从未发表过,目前未曾考虑在其他期刊或以其他方式发表,用英文撰写,简洁清晰,明确反映科学意义,那么就在IOP期刊上投稿发表你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吧! IOP物理学期刊有以下显著优势: 著名国际性期刊,其投稿、审稿、编委、发行和传播全是国际化的。 对发表的论文有很高的质量要求,经过严格的国际同行审稿,以保证发表的论文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双审稿人和建设性审稿机制使作者获得更公平和更多的发表机会。 拥有1000多名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组成的编委,享有国际声誉。 得益于曾获大奖的IOP电子期刊出版系统,论文将先在网上快速发表,从而让你的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稿件处理和出版速度快,一般至网络刊发表约为20至60天,甚至更快。 投稿方式全电子化,即时查询稿件状态,提供免费检索引擎,最大程度地方便作者和读者。 允许多媒体附件,例如公式、数据库、录像片等,扩展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方式。 无版面费,免费在线彩色图片。运行费用完全来自期刊的销售,并且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将所有盈余资金全部上缴英国物理学会,用于支持物理学研究交流和教育发展。 所有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均在网上供读者免费阅读和下载30天,保证最新的物理学传播不受订阅的影响。一年一度的论文精选也方便读者免费查阅。 通过电子邮件免费向同行和有关索引机构,提供关于论文的最新资料快报。

英文论文投稿你需要知道的事

学术影响力有两个比较权威的指标,一个是论文或著作被权威数据库收录,另一个是论著被他人引用的次数。在英文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是展示和增强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掌握英文论文投稿方法是学术素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论文投稿技术涉及一系列操作要点,包括选刊时的期刊或会议评价、数据库收录资格、发表费用、审稿时间、期刊或会议契合度、投稿信函、作者署名、论文查重、引用图表版权、审稿意见回复等。 期刊评价主要依靠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和单位规定的科研业绩考核政策中的期刊论文质量档次认定标准。影响因子基本就是整本期刊中的论文篇均引用次数。在同一期刊中,有些论文的引用次数较多,而有些论文的引用次数较少,甚至没有被引用。而且,综述型论文的引用次数通常比原创型论文的引用次数更多。引用次数随着发表年头的增加会增加。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按照影响因子高低被划分为中科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期刊,以一区或二区期刊最令人瞩目。国内很多高校在科研业绩论文成果认定时规定,SCI论文的质量档次最高,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论文次之,然后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论文。在国际上,除了SCI、EI、ISTP(Index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ceedings,现称为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这三大著名收录数据库之外,还有一些专业学科的著名数据库,例如SSCI(Soci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