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gha Nair

Sciencescape对科研人员了解最新文献有帮助吗?

科学出版飞速发展使得科研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其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但问题是没有谁能有时间和精力把某个领域内的所有文献都读完。如何对大量文献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新创立的Sciencescape旨在帮助科研人员实现这一目标。 Sciencescape :远不止文献检索 Sciencescape提供了约2200万份生物医学领域内可供访问的新旧论文,用户可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基因、药物等,然后在论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虽然其他数据库也具有这项功能,但Sciencescape声称自己的功能要更强大一些。此外Sciencescape还提供了各种工具,让用户可以将参考文献存储在文献库中,以便与其他科研人员共享论文。 再听听专家们是如何看待Sciencescape: “这项服务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来理清每日出版的大量新文章。” Sciencescap是一款优秀的工具,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它着重于帮助科研人员浏览数字时代大规模增长的科学研究,并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来理清每日出版的大量新文章。根据用户感兴趣的领域,它使用实时文章排序的算法来组织出版物。Sciencescape让科研人员始终站在相关研究工作的最前沿,同时解决出版物过量的问题。 除了容易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之外,Sciencescape还提供数据可视化,让科研人员更容易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产生新的思路。它还通过特定文献库分类,让科研人员更容易为自己的项目收集文献,同时通过联合参考文献库,让团队成员保持研究工作的同步更新。 跨学科研究硕士 美国,六年以上研究与学术编辑经验 “这种工具可以实时了解研究的最新动态和产生创新概念。” 全面的文献调研是非常耗时的,但又是科研人员必须做的功课。以前,这项工作的途径是生成关键词,在隐含相关论文的众多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审稿人员也可以采取这种标准化的策略,在数据库搜索中查找、添加、结合关键同义词和不标准的词语用法,确保充分提取文献中符合严格综合分析标准的数据。在迅速扩大的文献数据库中,Sciencescape能够用特征因子和随机游走数学运算让这一过程实现自动化,节省大量的时间。检索结束之后使用图形界面可以提供任何主题的快速纵览,并根据引文网络中可以搜集到的大量真实观点来确定特定含义的时间点和科研发现。这种工具可以实时了解研究的最新动态和产生创新概念。一些保守的科研人员可能会怀念从提出问题到复印参考文献之间的漫长思考过程,一些人可能会怀念邮递订阅的必要性,但没人会忽视这种工具处理特定研究领域的实用性和时新性。在新旧观点的冲突中,Sciencescape可以突破教条的框框和弱化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对标准制定的影响,反映出大众的兴趣或者商业利益,而不仅仅给出事实的表面。 癌症学博士 澳大利亚,12 年以上的科学与医学写作经验 “Sciencescape所包含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他们提供的这种这服务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普及。”…

写好项目申请书

发好文章是挺难,但是写好项目申请书更难。文章投稿的话,至少审稿人基本上是不会带着恶意去写评语的,对文章的价值也会相对宽容一些。但是项目申请,评审专家基本上是相近方向上的。蛋糕就这么大,都给别人端走了,自己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这种由利益冲突造成的恶意倾向有时候会表现得很明显。再说了,文章给这个期刊拒了还可以投下一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是项目申请就不一样了,今年给踢了,只好勒紧裤腰带再等一年了。一生能有多少个一年啊。 一个是用心。随着整个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竞争也变大了,这也导致了基金申请成功率总体趋势上的降低。这年头国际经济形势又不是很好,管理经费的人总是希望优中选优,把钱给更有可能出绩效的项目。申请书是一个门面,代表了你的想法以及态度。基金申请书要是写的马马虎虎,颠三倒四,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话,怎么能让人相信你会很用心很努力地去完成申请书上的任务呢? 目的要明确。这个世界确实是变得越来越浮躁了。没有人愿意听你巴拉巴拉100年之后的巨大突破,都希望能看到3-5年内就能有一些结果出来。所以,与其提一些太远太高的目标,不如很现实很具体的把目标定位在3-5年内需要解决的一两个关键问题。 突出自己的优势,但是不要夸大。实际上,评审专家都会是互相认识的人,有的不但对申请情况了解颇多,甚至还知根知底的。夸大自己的情况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有时候反而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等跳进去了只好就发现想出来都出不来了。有个哥们在项目申请书中先巴拉巴拉自己发的文章,然后提到啥啥技术,说这个方案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了,结果很好。但是文章发表的部分只有理论,实际实验呢,还在做,结果还没有出来。结果review里面就给老不客气的指出来。说这个初步的结果还不够好,如果依照现在的实验结果来看的话,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的,而如果要等那个好的结果出来的话,根本赶不上项目的进度。所以建议是等好的实验结果出来之后再去申请,这种comment应该是很客观的,没法反驳的,所以当然是被采纳的。 Reputation很重要。为什么有时候觉得某个人很牛?原因很简单,是看在他的先前业绩上的。如果他负责了几个项目,而且结果都还不错,接着申请的又是后续工作,看起来也还是有点意义的,那为啥不给呢?因为给了出结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总比把钱交给一个没经验的、风险还比较大的强吧。所以有可能的话,翻翻以前的成功经历,不用太费笔墨,但是在相对显眼的地方罗列上,是会有好处的。

数值的表示

在此,我整理出关于英文中数值表示的基本使用规范。 使用数字或文字 1a. 基本准则 首先,我要说明数值应以数字或文字表示的基本准则。显然,只要不是自然数的数值,都应以数字来表示。如果数值为自然数,则没有严格的规则,但一般标准为,“较小”的数值应以文字表示,“较大”的数值应以数字表示。至于“较小”与“较大”的定义则莫衷一是,但通常只有三项标准较常使用:0—9为“小”、比其大的数值为“大”;0—19为“小”、比其大的数值为“大”;0—99为“小”、比其大的数值为“大”1。 一般而言,前述标准皆可使用,但应维持前后一致。大多数出版社对此有其自定义的标准,因此著作发表前会相应进行修改。 1b. 数学及物理学的量 前节提到的基本准则几乎适用于所有情况下的自然数;不过,仍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在数学及科学的范畴中,有些情况是,某些量的数值通常不必是自然数,但考虑后“刚好”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个数值“比较小”,仍应以数字表示,以下例句将说明这种情况。 This function converges to 2 in…

性别歧视语言

近年来英文所经历的一项社会语言学变化就是过去曾经符合规范的特定类型用语及措辞,如今却被视为性别歧视语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以 man 表示 人、人类或人性的意思,以及使用阳性第三人称代词 he、him 及 his 指代未明确性别的个人。我将利用以下例句说明如何避免这类典型的问题用语。 Man is a creature of habit. (1)…

主语与动词间的距离

如果句中的主语与动词距离很大,句子通常会显得不自然而且难以理解。以下将具体说明这类问题所产生的典型情况。 This solution, which was first derived by Wallace in an investigation of excitable media,…

Or

中国作者滥用连词 or 的情况很多。在我校对过的论文中,or 出现的场合约有半数应改用 and 才算合适。(有趣的是,将 and 误用为 or 的情况却相当少见。) or 的基本用途是在一段给定的上下文中区别多种可能的“项目”,更精准地说,清单中以连词 or 连接的单词或词组,被视为在此清单所存在的上下文中可分别确认的项目。判断在此清单中该使用 or…

学术写作——你必需知道的事

学术写作指涉及学术活动的所有不同文体的写作,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教科书、工具书、专业报告、专利申请、科研经费申请、技术合同、科研任务计划书、学业计划等。从专业领域划分,学术写作包括自然科学写作和社会科学写作,这两者的格式有很大区别。科技写作的文体又包括四种:学术类文体,应用类文体,新闻类文体,普及类文体。科技写作中的学术类文体就是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专著等。科技写作中的应用类文体则是与文秘写作、经济写作、公关写作、广告写作、司法文书写作、外交文书写作等相提并论的类型。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规定格式。因此,学习和开展学术写作首先需要分清文体,找到对应的格式标准和参考资源。本文搭建学术写作中的科技论文写作的学习体系,并提供参考资源。 从文体风格来看,学术写作既不是文学写作,也不是商务写作或机关公文写作。学术写作既具有应用文的特征(即按照格式陈述事实),也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即使用论据论证论点)。学术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在规定格式下的专业化论述。所谓规定格式是指论文必须具有题名、作者与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包括方法、材料、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各种声明(经费、利益冲突、伦理、作者贡献度)、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所谓专业化论述是指基于各专业学科领域的术语和范式进行论述。对于研究型论文来讲,论文需要具有原创性、科学性、完整性。 比较全面而简洁地介绍科技论文写作格式的书籍是由李德华主编、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学术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该书介绍了著作权(即版权)法、专利法、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格式、学术刊物的编排规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论文的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标GB 7713-87),《关于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和科学文摘的撰写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8年发布)。 文摘编写规则:国标GB 6447-86规定了摘要(Abstract)的规范化撰写要求。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标GT/T 7714-2005。需要注意该国标与英文期刊的几种主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有所不同。 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中文学术论文里经常出现句号误用为逗号的情况。这不仅造成阅读障碍,而且导致中文内容被翻译器翻译成英文时出现语意混乱,影响翻译效率。另外,中文的标点符号与英文的标点符号有很大不同。很多中文标点符号在英文中并不存在(例如顿号)。这些规定将在学术素养的“英文写作方法”中予以介绍。 数字的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国标GB/T 15835-1995),《数值修约规则》(国标GB 8170-87)。值得注意的是,GB/T 15835-1995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规定与其他的国家标准的规定不一致。另外,对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到的数据经常需要修约。修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数字的修约是用一个修约数代替一个原有数,而该修约数来自选定修约区间的整数倍。关于数的修约的规定,需要遵循国标GB…

英论阁学术院(ENAGO ACADEMY)对吕铭方的采访

近年来,中国科研经历了指数式增长。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源自多种因素的合力促成,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政府持续不断的推进科学研究发展。 作为我们联动学术出版专家与研究者的系列采访的一部分,我们有幸与吕铭方博士对话。吕铭方博士是著名的学术出版专家,他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同时还是中国学术出版业多项新举措的推动人。作为IOP出版的前总编,过去15年里,他曾与IOPCAS,NSFC,CAS,CAST,MOST,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共事。 1. 首先,我们代表英论阁学术院(Enago Academy)祝您农历新年愉快!在过去的2017年里, 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您认为这种发展势头是否将会持续? 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科学研究、创新和研发的持续不断的推进,在新的一年以及未来,中国将继续在科学研究和研发方面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并将创造出更多的研究论文。 2.根据近期的报道,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您认为有哪些因素促成中国取得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根据中国科技部统计,2017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7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4,08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GDP的2.12%,仅次于美国(4,960亿美元)。此外,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报告《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发表了约42.6万篇科技论文,首次超过美国(约40.9万篇),成为世界上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注:基于Elsevier 的 SCOPUS 数据库统计)。这一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归因于中国政府对于科学研究和研发的持续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和推动。此外,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研究论文。除了论文的数量,中国目前要求研究人员更加关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原创新性和影响力。目前,中国高引用论文的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引用率仍然远低于美国,还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3.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增加了科技和研发的投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主要从哪些方面获益? 今天,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能够申请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同时,也获得更好的科研支撑条件,保证他们能够将更多新的科学思想付诸实施,探索取得新的科学成就和突破。例如,量子通信卫星和量子通信实验,暗物质探测卫星,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外尔费密子,马约拉纳费米子,先进基因技术,等等。此外,中国科研人员还在开展更多的交叉科学研究,以及更多的国际科技合作。 4.统计发现,源自中国的科技论文拥有最多的国际合作者,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点?…

文献检索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

对于论文作者而言,文献检索不仅是指为了阅读文献而查找下载这一基本需求,而且涉及以下四个问题:(1)文献的引用有什么效果?(2)文献检索如何帮助科技查新?(3)哪些期刊的文献是高水平的?(4)如何查找文献?对于文献情报研究人员和学术影响力评价人员来讲,文献检索关注的是文献计量学分析。本文从论文作者的角度简述文献检索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文献引用的效果 不被别人引用或很少被引用的论著基本上是价值不大的。被他人引用的频次是衡量论著的重要性和学术水平的最简单、最根本的指标。因此,引文分析构成了文献计量学中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基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个人的H指数都是基于被引用次数的统计指标。当然,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是复杂的,如果单靠引用频次等文献计量指标来衡量一切,是片面和错误的。引用分析应当只是同行评议的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尽管如此,各大数据库的表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的各种文献计量学指标仍然在世界各国的各种机构排名、大学评比、基金申请评定、成果申报、职称评审等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比较国际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时,很多量化指标来自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 二、文献检索的查新用处 论文检索不仅能够查看被引用次数,从而判断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而且还能够帮助查新。科技查新是一种对科研项目的创新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它是通过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对比等方法,为有待立项的科研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适用性提供文献依据。查新对于保证科研项目质量和防止低水平重复具有重要意义。查新的文献检索报告已经成为科技立项和成果申报时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同行评议的有力补充。 三、高水平文献的数据库收录系统 在国际上,除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