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奖获得者选择在中国建立实验室
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来不断推出鼓励科研的政策。我们刚刚介绍了分布全中国的六个主题实验室获批,它们将着力于前沿经济和科技问题。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外国人在中国建立实验室的情况。为什么外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来中国建实验室?
深圳又将新添两个诺奖科学家的实验室!这样一来,总共将有六位诺奖获得者在中国深圳建实验室,实验室的数量也从两所增至四所。它们分别是:
-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它成立于2016年10月12日,是中国内地首个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命名的研究机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格拉布斯亲任院长,设立新医药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化学过程研究中心。
- 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它成立于2016年12月13日。中村修二2014年因发明蓝色LED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该实验室将在深圳开展照明技术领域前沿研究。
-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它成立于2017年4月10日。阿里耶·瓦谢尔201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该研究院将围绕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开展尖端生物科技领域技术研究。
- 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它同样成立2017年4月10日。布莱恩·科比尔卡2012年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该研究院将在医药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并积极与顶尖药企合作,加快创新药物产业化。
中国一直处于科研和技术发展的前沿,而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地方。这是科学家们选择中国深圳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了首例并取得了非凡成就,也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诺奖获得者们。科学家们的聚集可是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的,即通过交流思想而产生新的思想,也就是说深圳的发展将呈非线性增长。
根据深圳市知识产权办公室统计,深圳平均每天创造48项专利,每63人拥有一家科技公司, 许多顶尖专业人士在这个城市工作。从2014年至2020年,深圳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1.52亿美元)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如今,该市誓言要建立十个诺贝尔实验室,期望在化学、医药、光电、石墨烯、微纳米领域、机器人、5G等行业取得新的突破。坐拥制造业特权和1600多个科学实验室,深圳已成为实现梦想的孵化器!
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来深圳开展科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