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渊源

如果要追溯一下渊源,国内最初明确“核心期刊”概念,并经过遴选后发布期刊目录的文章,的确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而在所谓国内核心期刊7大遴选体系中,除了该目录的其他几大体系,都是某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或某数据的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是在1992年出版的,此后以每4年改版一次的频率进行修订,但自2008年第5版之后,已改为3年修订一次,2011年出了第6版,2014年是第7版(该目录的出版时间是2015年,但书名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4版》)。从它第一版的编制目的看,其实还是以指导图书馆采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并兼顾了期刊的专业性和质量。

这可以从当时对《要览》的相关介绍中得到印证。《中国出版年鉴 1993》对它有这么一段介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我国首次大规模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成果。经过筛选,有2000余种期刊被列为核心期刊。期刊以其出版周期短、方式灵活、内容广泛的特点成为人们传递知识、信息的极好载体,它的出版量随社会的发展而激增。目前全世界公开发行的期刊已达10万余种。期刊的巨大出版量,与图书情报机构购买资金及收藏空间有限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加紧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把那些水平高、质量好,最能反映各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的核心期刊筛选出来,为图书情报机构提供期刊质量评价标准。由于这项研究是涉及众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在我国图书情报界酝酿多年而未能全面开展。经过治理整顿,我国中文期刊的出版趋于稳定,公开发行的期刊总数逾6500种。研究确定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并编制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中文核心期刊表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90年11月起,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自筹经费,动员北京地区4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并聘请400多名各学科的专家对核心期刊进行书面鉴定。历时1年,编制完成了中文核心期刊总表。这项研究全面反映了我国中文期刊的现状,为中外各级图书馆的中文期刊采购和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工具。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使我国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向世界水平迈进了一步。”

《要览》第一版出版后,其影响超出了编制者的预料,同时也发现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单位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作为评价工具,该目录自第2版开始把进入核心期刊的相关标准提高了,体现在入选的核心期刊数的减少。2000第3版的时候期刊数跌到最低点,此后开始上升,2008年第5版开始则已经基本稳定(见下表)。这个过程其实也体现了编制者不断改进评价方式到评价方式基本定型这样的一个过程。

年份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1 2014
入选期刊数 2157 1613 1571 1798 1983 1982 1983

不过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编制目的来看,它作为以图书馆人员为主要研究人员的一个成果,其定位主要还是一个期刊订阅的参考工具,而对于其被用作论文评价工具的现状,编制者日渐希望能纠正这种倾向,无奈实际上这种情况却愈演愈烈。《要览》每一版都会有一个“研究报告”,这里摘几段2011年版研究报告中的说明:“《总览》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筛选出的学科核心期刊定义为:刊载某学科(或专业)论文较多,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使用率(包括被引率、文摘率、流通率等)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受到该学科(或专业)读者重视的期刊。”为了正确认识核心期刊的作用,各版《总览》都一再强调,“核心期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根据某学科论文的信息和使用情况在期刊中的分布状况,来揭示一定时期内某学科期刊的发展概貌,为图书情报界、出版界等需要对期刊进行评价的用户提供参考,不具备全面评价期刊优劣的作用,不能作为衡量期刊质量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学术评价的标准;但是,仍有部分单位在使用核心期刊表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以刊评文’,扩大了核心期刊的作用,异化了核心期刊的功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再次呼吁社会各界要正确理解核心期刊的概念,合理使用核心期刊表,避免因不合理使用核心期刊而产生负面作用。”

只是虽然核心期刊的编制者对其定位和作用是清楚的,但这样的呼吁却并没能引起以它作为评价标准的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本文由英论阁特约作者 赵美娣 提供

核心期刊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