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找导师交流比较合适?

本科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授课式的,一般院校的本科生跟高中差不多,上大课,作业、期末考试突击一下,一般不需要学生特别地找老师进行交流。最后会有一个毕业设计,但是老师也知道这段时间也是学生找工作比较重要的阶段,不会对学生有高的期望值。心理预期就是学生可以稍微用心地做一个大作业,写一个能看得过去的毕业报告。对学生能否为自己的科研生涯添砖加瓦,那是万万不敢奢望的。再说一般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个学生,要是学生期望老师可以对自己悉心照顾,那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相对而言,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

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则以研究和做项目为主,所以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必然就更多一些。只是现在因为扩招,每个导师分配到的学生比以前大大增多,一年带10个研究生的导师大有人在。想想当初俺读研的时候,导师平均2年带一个学生。导师的时间又有限,所以在学生数量增加的时候,只能牺牲跟每个学生的平均见面时间,有的学生一年也没有几次“面圣”的机会,所以还会出现答辩的时候,导师叫不出学生名字的尴尬场面。当然这中间的受害者是学生了,对学生而言,就要千方百计抓住机会跟导师交流。当然交流也是要讲技巧的,在什么样的时间点跟导师交流比较合适呢?

在入学不久,如果老师不找的话,就应该主动跟导师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交流,主要为将来三年学习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这个交流需要确定下来一些重要信息,比如研究方向,导师对自己的预期以及自己对自己的预期,同时大致确定一下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时候跟导师针对具体问题讨论是不合适的,因为大部分时候是不会有结果的,反而白白浪费了机会。

在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或者遇到超越自己能力的问题的时候就要向导师汇报,听听导师的建议。如果你们目标一致,后续的事情就会水到渠成。而且就算导师在你这个小方向上不能为你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他也能从研究方法等角度帮你反思,最主要的是能提供人力、资金上的支持。要是自己的想法跟导师意见相左,有可能之后有一段时间会很郁闷。

答辩前至少进行一次预答辩。对学生而言,最后答辩的机会只有一次,虽然基本上不会出现不让通过的情况,但是能让最终答辩过程变得很顺利,对自己这几年的努力也是一个完美的交代。因为学生自身没有答辩的经历,所以如果自己私下准备的话,总是会有不踏实的感觉。而导师毕竟久经沙场,哪怕只有一次的预答辩,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从而及早矫正。

虽然学生主动找老师进行沟通是很重要,但也不表示越频繁越好。因为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他觉得你依赖性太强,能力不够。每次联系争取都能涉及一些新的内容,不要让导师觉得你反复纠结在一个问题,老是没有进展。与导师的沟通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沟通是否都对你的研究课题产生了实质性的作用。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