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投稿

文章给期刊接收了当然很高兴了,但是写作过程也是很辛苦的。拜读业内牛人文章时,觉得他们的观点、结果跟文笔俱是上乘。羡慕之余,也对投稿产生畏惧心理,觉得文章如果观点不够新颖,结果不是很好,文字不够通顺,就不可能发表。实际上,对咱们这种无名小卒,这种心理压力完全是不必要的。反正又没有人认识你,就算文章给人批的一塌糊涂,那也没啥,就当是向前辈学习嘛。当年郭靖学武的时候还不是给骂得跟狗屎一样,不过等他混出名堂了,谁还敢说他笨,说他傻来着。要是还是脸皮还是不够厚,这么想好了,这辈子还不见得能见上一面呢,既然见不着面,文章也就随便给人批嘛。所以呢,文章就是要坚持写,坚持投。

好文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经过长时间的琢磨、锤炼,慢慢成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有些同学憋足了劲,想在几年的时间里潜心努力,然后放一颗大炮仗。但是有时候好文章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临到毕业,才发现大的炮仗还没有成形,虽然有一些中间结果,但是又不愿意就这么发表在小期刊上,把自己弄得很尴尬。其实,更好的策略应该是有了中间结果,就写呗,写了往好期刊里面投呗。不行接着改,或者添加一些新的东西,接着投呗。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哥们在读博期间写的一篇文章一共投了5次,换了3个期刊,最后发表在一个影响因子挺不错的期刊。第一次投稿的时候,很自信,找了一个很权威的期刊。审稿人揪了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就直接给据了,审稿意见写的倒不是很长。光看审稿意见,还觉得这篇文章的错误还比较少,改一改估计就可以能给接受了。所以就按着审稿意见做了修改稿,重新投这家期刊。过了两个月,审稿意见回来了,指出了一些物理模型上的问题,而且说文章的表达太差了,文章的整体质量太差,还是锯掉了,还说不要再投这个期刊了。后来回过味来了,这种审稿意见其实是说文章一无是处,但是实在不好一一找毛病,就逮住一两个地方打发算了。

换一家接着投呗,这次不那么自信了,投的是一家比较一般的期刊。这次的审稿意见应该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吧,打印出来沉甸甸的,有一个审稿人非常认真,简直是逐句批驳,把整个文章批的体无完肤。我想,估计那个审稿人那段时间心情不是很好,刚好逮住了这么一个文章,就很是淋漓尽致的爽了一把。还有一个指出了模型中比较大的缺陷,列了好几个参考文献来反驳,这个确实是文献调研过程中的问题,没有查阅到这个部分的文章。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修改模型,做比较。过了好几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又投出去了。结果还是拒稿,有个审稿人说虽然文章的物理模型进行了很大的修理,但是文字还是太差了,不适合发表,最好找一个英语母语的人帮忙修改语法。

确实又不好意思再投那家期刊了,不过这次经过专家的蹂躏之后,又经过一段洗心革面的检讨,新出的版本居然看起来有那种很舒服的感觉了。读起来居然也挺抑扬顿挫的,虽然跟大牛的文章还是没的比,但是也有那种可以蒙人的范了。一时间自信爆棚,就投了一个不错的期刊。结果很惊喜,是一个小修,之后文章得以顺利发表。

这篇文章从初稿一直到发表,差不多用了2年的时间。想想看,要是博士第三年才投一篇这样的文章出去,还真不知道能不能靠这篇文章毕业呢。所以一定要敢写敢投,被拒后勤补不足,然后接着投。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难看,但是结果总比不写来的好的多。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