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失败的科研结果

对于科研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既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也不同于经济建设。即使排除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情绪因素、实验条件等因素,实验结果出现与预期目标之间不可预测的差距也是很正常的。科研项目获得“圆满”成功的毕竟比较少,要么运气真的不错,要么是预期目标相对比较低,要么就是因为项目需要被“圆满”完成。

成功了,突破了,大家皆大欢喜,掌声鲜花,是理所应当的,但失败了,做不出结果就只能受人白眼,被打入冷宫吗?

成功的结果只是告诉人们 “可以那样去做或应该那样去做”。这样的问题一旦搞明白了也就不再是科研的问题,就变成工程上的应用问题了。失败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不应该这样去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是这个时间还是赢者通吃的时代。成功了,文章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出,到处开会作报告,接着申请下面的经费也不是问题。风光呀!但失败的项目呢,好意思光明正大的发篇文章告诉全世界我把项目搞砸了吗?有人愿意接着投钱给一个失败风险比较高还有过往失败记录的项目吗?在这样的科研氛围中,还有人敢失败吗?即使失败了恐怕也通过一些手段让它至少看起来是成功的吧。这样带来的后果大家也都看得到吧!学术打假的忙得不得了。

失败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有两个作用。第一,让自己在失败的过程中训练辩证分析的能力,总结失败的经验,为下一次成功的打下基础。第二,把这样的经验,经历拿出来分享。告诉你的同行“此路不通,另辟他径”。

以往,科研结果一般只能以论文形式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由于版面有限,成功的结果都要经过层层赛选,更何况是失败的结果,根本没机会。但是现在业界也慢慢意识到把失败的例子发表出来同样是很重要的。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 in Biomedicine (JNRBM)在2002年成立,就是旨在鼓励科研人员将不成功的实验发表出来。另外一个号称生命科学的开放期刊F1000Research 也鼓励发表不成功甚至没有结果的实验。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可悲的是非要从失败的结果中挖空心思找一点闪光点出来,弄一篇文章,然后项目结题,对外号称项目获得阶段成功。可恨的是还有一些人直接修改实验数据,然后宣称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还误导闻风而来的其他科研人员。除了自己要培养强大的心脏以外,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对待别人的失败结果。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