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写文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写第一篇英文文章的时候,觉得满肚子一堆货,各个观点互相碰撞,可是却倒不出来。好不容易憋出一两句话,但是却没有参考文献里面的那句话写得透彻、完整,还不如就直接抄人家的句子。最后好不容易凑出了初稿,(是凑出来,不是写出来的),读起来却别扭地很。文章的idea是自己的,结果是自己做出来的,但是写出来的却不是自己。直到反复修改之后,文章里面的那个“自己”才慢慢显现出来。

写作风格简要地说,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和创作个性。 不同作家在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都不尽相同,我们就说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一般来说,具有“特色”的文章,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让更多读者了解到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章的价值。而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融入比较强烈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与习惯等特征,熟悉其作品的读者往往可以通过文章的写作方式识别出来,比如鲁迅、古龙等。

但是,科研文章主要是为了揭示客观规律,在写作上是要避免很强的主观判断的。与此相似的还有新闻记者,尽职的新闻记者只需要将客观事实报道出来就可以了,而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诱导听众,所以他们的文章里面几乎是不会揭示自我。但是是不是说这样的文章就不需要作者的风格呢,非也。

每个科研人员都需要培养的一个风格就是如何把复杂的、高深的、抽象的理论写成简明的、易懂的文字。现在每年出版的文章那么多,除非是非常重要的结果,或者是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文章会硬着头皮仔细读外,其他的文章,如果一眼瞄上去就不知说云的话,读者会很快把文章丢开,寻找下一篇参考文献去。

文献看的多了,就会发现,同样的原理,有些人用很普通的句子就能把它解释的很清楚,有些人用了大段大段的描述,结果还是云里雾里。文章读完之后,一个畅快,一个堵心,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需要长期的时间。在写作初期,最容易的切入点就是模仿,总有一些文章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就下一堆自己喜欢的文献,泡在里面,慢慢模仿。模仿之后就是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对初稿进行进行二次创作,反复修改是真正掌握技巧的唯一方法。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还需要经得起推敲,看其他人是否可以接受这种写作方式,这时候让导师或者同行帮忙修改文章是一个好办法。

只有经过反复锤炼,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将写作风格这么“虚”的东西,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