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也需要参与科普

科学只有被认识,才不会被认作是奇淫技巧而仅仅供人一笑。科学只有被掌握,才能转化成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多天才和牛人,但是能为大众所知的却很少。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在科研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是在科普上却做得很不够,甚至很多人是反对科普的。霍金是在把科研和科普结合地很好的科学家,他的科普作品《时间简史》没有用复杂的公式推导来概括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客观地说,很多人是因为《时间简史》而认识这个人的,而不是因为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科研人员而言,科普跟科研是同样重要的

发表学术章的目的是让同行知道你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科普文章则是让公众了解你的研究。这两个面向的听众是不一样的,在写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科研人员都缺少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爷爷辈的长者要求你跟他们说说你所从事的工作,你是否有办法让他们在了解你的具体工作的同时又让他们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呢?让他们切身地为你自豪,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觉得不明觉厉呢?

学校每年都会有面向中学生以及他们家长的科普活动,俺也自愿非自愿地参加过几次,一开始觉得跟完全不懂的小孩子们介绍自己的东西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后来请教比较有经验的同事,也总结了他们的经验:

首先是千万要避免跟他们解释复杂的术语。这些学生来参加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好玩。你一开始跟他们讲术语,他们就开始觉得无趣了,就想走了。他们想听到的是:哦,原来这东西这么简单啊,我也会啊,挺有意思的。而不是:这是啥玩意呢?真无聊,真不知道这些人搞这有啥意思。所以呢,越简单越好。

其次是怎么简单呢?生活中的例子就是简单的。比如俺一开始跟他们讲电磁波,恨不得找个黑板把电场跟磁场的方向都画出来。但是旁边的哥们就很快跟小孩子们打成一块。电磁波嘛,多简单啊。用过微波炉吧?电磁波加热的。看你们手机不离身的,电磁波的功劳。所以我们的研究多有意思啊,就是让大家可以用更快的网络,意义重大啊。后来我悄悄说:“我们不搞手机,跟他们提供不准确的信息不好吧。”那个哥们说:“不准确的信息也总比他们压根不听地好吧。”也许是吧。只要细心寻找,日常生活都可以找到一些跟自己研究相关的例子出来,把这些记下来,在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还有在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正面。人们都喜欢正面的报道,如果在介绍自己的工作的时候,老是强调这个东西有多困难,还要好几十年才有可能变成产品。那他们也很快失去兴趣。要知道,急功近利简直就是人的天性之一。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