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的另外选择:DIY实验室

在大学里面呆的久了,慢慢就发现在大学里面做科研的弊端。平时就要带学生做课题两头忙,每年总的还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费在写proposal搞点经费上面。象牙塔也不是一个平静的地方,条条框框总是挺多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太多通融的地方,人事关系也比较复杂,想要弄一点复杂的实验还要协调不少地方,每年的考核还要看论文发表情况等等,所以有时候还是想要换一种心情去做科研。

DIY实验室看起来挺不错的。电影里面常会出现一个天才型的家伙,把一个废弃的仓库改建成实验室,在里面就做出了领先世界的科研结果。原来知识电影里面的情节,然而随着创客运动的兴起,独立研究组织和DIY实验室在世界各处都有出现。独立研究组织和DIY实验室通常针对于某个特定问题而成立,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或者太空探索又或是生物技术。Thomas Landrain在巴黎创办的DIY生物实验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它是巴黎非营利性组织、世界最大的社区实验室(通常被称为创客空间)之一。与此同时在美国和欧洲,大约有50座城市都存在创客团队以及供他们做实验的业余实验室。除了阿姆斯特丹的Open Wetlab实验室,还有加利福尼亚州森尼维尔市的Biocurious 实验室,纽约市的Genspace 实验室等等。

创客运动的兴起打破技术被少数专业人士掌握所造成的垄断,也为创新发展生物技术提供了条件。DIY实验室的典型特点是建立在开放资源原则之上,所谓的DIY就是让资源和数据更大程度上的进行共享,允许更广泛的群体可以各取所需来拼凑出自己想要的实验资源。与传统科研机构的科研进展缓慢和灵活性差相比较,DIY实验室的自由度更高,对科研人员的使用效率更高。

获得自由的同时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对于创客们来说,要想获得传统的研究经费是相当困难的。而个人一般很难承当科研所需要的经费。众筹资金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一但能找到有力的社会捐助,就意味着研究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灵活地真正由公众推动,也用之于公众。DIY实验室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只能追求在某个点上进行突破,而不能在面上整个铺开。所以在综合实力上还是没有办法跟传统的科研机构想抗衡的。

一些大家、名人陆续公开表示鼓励这种新型实验室的建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提供了解决方案驱动型创新实验室的模型。这一切,也许都表明我们即将迎来一场科研的变革,也许以后大型的科研机构将会慢慢地给很多小而精的DIY实验室给替代,但作为一种新的科研模式,DIY实验室在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比如,DIY实验室的特点就要求了其研究人员的能力要非常强。对大部分能力一般的研究人员而言,敢离开至少还温饱的象牙塔到有失业风险的DIY实验室去追求自由吗?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