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文章的署名排序

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发表文章。作为分享成果的荣誉,科研文章的署名往往就涉及到名誉的分配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攻读学位阶段,主要合作对象只有导师,学生对文章的署名一般没有什么发言权,都是导师说了算了。往往只看到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还有通信作者的差别,后面的第N作者,反正学校也不看,自己更懒得管了。

但是在工作了之后,跟着项目在跑,合作的对象也变得更广了,不仅跟组里的其他人有合作,跟国际上的其他组也有着合作。这样,文章的署名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特别是工程实验这块,出文章又慢又少,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章的署名还是个值得权衡的事情。既然是个可以权衡的事情,也就不好搞一刀切了,这里就举三个例子,也许对以后处理类似有点帮助。

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论文的署名应该怎么排序呢?今年写的一篇文章就是这种情况,琢磨了一阵,还是没敢下手,直接把作者空白着交给老板。后来老板改好了,还特地叫到办公室说一下这个事情。他的意思是:虽然这是个国际合作项目,但是他是这个项目的PI,所以这个实验是应该我们来写的,我们组理应是第一作者单位,也应该是第一作者。但是实际上两个组之间的贡献差不多大,所以就采用了交叉排放的方式。我是第一作者,合作单位的大老板第二作者,然后第三作者还是我们组贡献第二大的,第四作者则是对方单位的主要贡献者,以此类推,他自己则是最后一位。

还有个例子,有个PhD学生的导师跳槽了。这个PhD学生已经第三年了,到现在也没有发表文章,感觉上毕业会有压力。他的二导师就升级成大导师,而我摊到了个二导师的名分,多多少少都还是有点责任了。刚好写了一篇文章,就问老板,要不加上他的名字?刚好我事情也多,以后可以让他做一部分文章的后续工作。老板认真想了想,还是说:“我们组的惯例是如果PhD学生对文章没有贡献的话,就不能挂他的名字。即使他以后可能会做跟文章相关的事情,但是那也是以后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你的成果,他不能挂名字。”

最后一个例子,有个国内的访问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是来之前国内的工作,挂上了这边导师的名字希望帮忙修改。后来他老板找到学生,大概意思是说“他在国内的工作跟这边的方向不怎么一致,虽然也懂,但是毕竟不好100%保证文章就一定是对的,所以他去修改文章不一定合适,再把他挂在作者上就更不合适了,毕竟一点贡献都没有。”所以这边老板要求把自己名字去掉,并推荐了一个更合适的人帮忙修改论文。

所以呢,基本上结论就是(1)按照贡献排作者,老板放最后;(2)没有贡献的人,就不要放到作者列表里面了;(3)老板的名字,不是想挂就挂着的。文章挂上名字是要负责任的。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