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什么失败了?—-合作中扯皮的技术方案

按照老板的说法,一个科研项目,参与的合作单位越多,越不好控制,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说刚一开始进行合作的单位,要面临着一系列的信任跟交换数据上的磨合问题。就连合作时间比较久的单位之间,都会存在一些互相扯皮的问题。

合作的目的是发挥两者中间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短处,也就是说所有的合作都希望可以起到1+1>2的效果,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仍然会存在比较多的摩擦,比如对待问题视角的差异,关注的利益点不同,或者是承当责任比例不均衡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个合作中,另外一个学校负责做模拟跟计算,另外一个组负责加工以及实验调试。从分工角度上看,这种已经算是比较合理了。没有太多重叠部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他们在做计算的时候,更关注的是参数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而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加工上是否困难。而对负责加工的研究小组而言,花很多时间去分析0.01 mm的参数变化可能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加工本身的误差或者装配的误差就可能大于这个值。最后出来的尺寸2.13 mm跟2.14 mm从加工的角度上看是不会有本质的差别的,更加关心的是结构本身,适合用那种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成本跟加工时间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是理解以及沟通。只是相对而言,这个能力恰好是科研人员的短板。科研人员所谓的“气节”也会给沟通带来障碍。争论的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希望对方对方案进行修正。比如做计算的一方会认为,提出新的结构这个本身才是科研最为重要的,加工跟实验只是用来验证这个结构本身,只能算engineering,应该无条件为科研的这个idea 服务。修改了结构势必会影响性能,明知道有更好的结构而不用,那还叫做科研吗?科研不就是要知难而上的嘛。现在加工技术这么多,肯定是因为你们不愿意尝试更好的加工手段,才觉得不好加工的。但是对加工方而言,弄一个超过加工精度或者加工难度太大的结构,这不扯蛋嘛。就算勉强加工了,达不到精度性能说不定还不如那些差很多的结构。再说了,做计算不就是改改参数,在电脑上点一点总比上车床容易嘛。为啥不多花点时间多尝试一些容易加工的结构呢。结构肯定是有的,只是你们太懒不愿意多试嘛。

我想这类问题很多科研人员可能都遇到过。常常会因为技术方案的扯皮导致项目时间不断往后拖延,直到有天实在受不了了,才草草弄一个互相妥协的方案出来,这种妥协的方案可能都比原来的方案差。但这就是合作,能真正实现1+1>2的目标毕竟还是比较难的。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