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阳性文章的害处

假阳性,顾名思义是不准确的分析结果。在医学研究上,假阳性指的是实际上并没有症状,但是测试结果却给出了错误的指示。在科研上,假阳性指的研究给出了统计上有显著意义的结果,但实际上并没有的。

 

按正常来说,假阳性结果是应该要被排除的,因为这样会导致引用该结果的其他研究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的,假阳性结果的发表会导致大量的科研资源的浪费。但是事实情况却是,一些假阳性结果被故意、或者是心照不宣地发表出来了。

 

假阳性结果的发表跟现在的科研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科研群体的扩张速度超过了科学经费增加的速度,同时科研成本跟以前相比大幅提高,这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不断增加的科研竞争使得原先“不发表即埋没”的情况变成了更加严重的“不发表重大突破的研究即埋没”。这也使得在一些研究的后续工作变得不那么重要,或者不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转而追逐“新”的东西。最终的结局就是一些人把创造耸人听闻,或者是违反直觉的结果当成捷径。一些把追逐潮流为己任的期刊也乐于发表这类文章,把噱头、能吸引眼球放在了第一位,而结果到底正确不正确呢?先发表了再说吧,有人comment才说明这个方向火嘛,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会更高嘛。

 

然而科研并不等于娱乐八卦,炒完一个消息可以接着炒下一条。科研是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假设上的,假阳性结果的发表不但会在当时误导一部分科研人员走入歧途。同时时间一久,假阳性就成了污染源,让将来的科研人员面对着一堆互相矛盾的文章无从下手。这种害处将是巨大的,而那个时候再去甑别假阳性文章的成本将是巨大的。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