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到“众包” ——“众包”是科研的未来吗?

群众外包”,简称“众包”(英语:crowdsourcing)是互联网带来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是《连线》(Wired)杂志记者Jeff Howe于2006年发明的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 [1]。这个单词是由群众(crowd)跟外包(outsourcing)延伸出来的。直接的动机就是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问题,发动群众的力量来解决。一个熟悉的例子就是维基百科,它本身并不聘用主题专家、作家和编辑,主要内容是由网络上的志愿者共同合作编写而成的。

近年来“众包”这一概念已逐渐应用到了科学研究上。它能让一大群某方面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在较短时间内交流、磨合他们的想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它的优势是传统的小范围合作无法比拟的,是种更高形式的合作。或者对于某些需要各种技能组合的项目,即使是不具备特殊技能的普通人都可以做出贡献。

《自然》报道了两则“众包”成功的例子,从数学难题的解决到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确定。2009年1月,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Timothy Gowers)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条深奥的数学问题,鼓励读者提出想法来证明。在问题发布几小时后,高尔斯的博客就已经刮起了“头脑风暴”,截至3月底,他收到了将近1000条评论。经过整理,他发现答案就存在于评论中,而他得以宣布问题已经解决。在发表论文时,文章的署名是这一集体的笔名——D·H·J ·博学者。 “博学者项目”(Polymath)目前已逐渐成熟,有自己的专业网站(http://www.michaelnielsen.org/polymath1/index.php?title=Main_Page),人们可以就新问题发表观点,进行讨论。如果认为某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就会广泛交流观点,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另外一篇发表在PNAS的名为“RNA design rules from a massive open laboratory”的文章则由37000人参与,是另外一个“众包”项目的典型例子。

“众包”的一个困难是如何激起参与者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问题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按照“愤怒的小鸟”开发者的估计,全球所有的玩家每天花在该游戏上的时间大约有 2 亿分钟。这些时间即使只有0.1%能够被有效使用,对科研项目的推进也是不可估量的。Casey O’Donnell,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的助理教授,申请到了一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经费,用来研究如何协同开发网络游戏,使之用来解决生物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一些难题。Casey O’Donnell希望通过玩家与专业人员的合作,一些科研领域的难题能够转化成为游戏中的关卡从而被热心的玩家们解决。

但是对“众包”持怀疑态度的还是大有人在。批评者认为“众包”的模式跟做问卷调查没有什么差别,对科研的本质不会起到任何改变。而支持者则争辩说,“众包”现在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调动普通人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能有效参与到项目中。这需要加强学术的科普和让科学变得更容易理解,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众包”总是有它积极的一面。在这样的平台上,科研工作者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同时也能和全球的同行及时交流信息、探讨思想。虽然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这有助于科研活动突破闭塞,走向公众。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97%E5%8C%85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