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应该平均分配吗?

很多研究者对于经费的分配非常不满。有些研究者很容易拿到经费,也有很多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拿不到,这里除了研究者自身之外,(例如写作、学科)还有体制的原因。John P. A. Ioannidis的一篇评论指出,研究基金体系不合理。科学家们已经没有时间做科研了,因为他们必须努力写研究申请,以给所工作单位带来资金;否则可能会收到无形的压力和异样的眼光。可是这种在压力下写出来的研究申请并不见得对科研有相应的贡献。毕竟诺贝尔医学、物理和化学领域30%的关键论文背后的研究没有直接资助。

Loannidis给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的不同方案,例如每人有份(平均分配)、随机抽取、择优选取、自动影响评估、科学普选、利众项目等等:

  • 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倘若资金不够,就可以加上随机抽取的机制;
  • 择优选取,类似于现行的同行评议体制,有可能存在偏见;
  • 自动影响评估则是在数据库中设置一些指标,利用机器自动选取最有价值的一些研究项目,这样相对客观,但是数据库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错误(例如,数据录入、引用的选入,同名同姓);
  • 科学普选是指,通过让民众参与评选科研项目;
  • 最后,利众项目是指,经费应该优先发给有多而广的目标的项目。

很显然,各种方案都有利弊。

美国著名期刊Plos One上有研究者建议科研经费应该平均分配。虽然,这样可以避免同行评审的干扰,但是也面临许多反对意见,例如,资源被稀释。换句话说,有些科研问题确实比较迫在眉睫,而有些则可以缓一缓。文中比较了通过竞争和非竞争(平均)取得经费的效果。结果表明,平均共享资源不会导致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事实上,研究结果强烈表明,当今如此流行的竞争激烈的融资体系,存在很多平均分配经费的空间。

基于科学家们所反应的现行体制问题以及拟定方案的利弊,平均分配有两点明显的好处。首先,取消竞争让科学家们能根据科学需要而不是资金需要专心投入科研。其次,管理平均分配的体系比现行的体系更透明、公平、易于管理。很多时候,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正如Mario Biagioli所指出,任何衡量科研的标准都将被滥用!换句话说,科学家的重要任务应该是科研,应该是根据科学进展的需要而努力,而不是被各种指标来引导和影响。

您认为怎样的经费分配方案才是最合理的呢?请与我们分享您认为的现行体制的利弊吧!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