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文章的重复发表

文章的重复发表是一个经常能遇到的问题,在以前看英文很头疼的年代,中文的文献搜索引擎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雷同文章不太容易给发现。但即使这样,还是遇到见有好几篇中文的期刊文章,名字有点不一样,但是里面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或者稍稍有了一点点变动。后来学生毕业对文章有硬性的要求了,后来发文章需要SCI了,就得往英文期刊去发表了。为了满足文章发表的数量要求,最常见的就是先发个中文的,然后翻译成英文投个英文期刊的,当然这里不好说就算是重复发表了,毕竟照顾一下那些不喜欢英文的科研人员也是个有公德的事情,再说了发个英文的文章提高一下国际影响力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大家也不会去追究这样的做法算不算重复发表了。

前几个月审了两篇IEEE期刊的文章,稿件后面的作者简介写得很清楚,第一作者都是国内高校的在读博士生。在查看参考文献的时候,发现两篇文章分别跟其中引用的一篇最近一两年内发表的文章非常相近。短时间内遇到两宗跟重复发表相关的事情,还是觉得有必要再把这个话题掰一掰。

第一篇文章引用了一篇当年3月份才发表的同期刊的一篇文章,作者列表一样。两篇文章比较一下,就是introduction部分加了一小段,说这篇文章是在ref. [7]的基础上对理论做了significant的改进,而且跟实验做了比较。再看理论部分,一模一样的,也是多了最后两段话,考虑了模型里面另外两个连接点的热阻,就是最后的公式里面多串了两个热阻。最后所谓的实验,就是把参考文献的方框图换成了一个照片,然后说跟实验吻合的更好了。如果说模型真有明显改进那还就算了,那多考虑的两个热阻本来就是无关紧要的。没得说,审稿意见也很好写,没写重复发表,只是说这个incremental work实在是太牙疼了。一般人还真不好意思拿出来写。

另外一篇文章的背后居然包含了编辑以及审稿人2跟5的意见以及作者对审稿意见的回复。这是咋回事哦?仔细读读原来这个哥们已经投了一次,审稿人1,2,3已经有了审稿意见,1的意见我没看到,估计没有太反对。2跟3比较负面,都是说文章的内容跟参考文献非常接近,结果是文章被要求要补充上significant的内容。编辑也说了,期刊是不接受incremental跟没有什么new results的文章的。这次要审的内容就是修改后的文章以及作者对这些审稿意见的回复。有了其他人的审稿意见,审文章就很有方向了。下载了参考的文献和之前的被拒版本一比较,还真是像。只是第一作者不一样了,其他作者都一模一样。我估摸着这个情形是师兄发了文章,毕业了走了,后面的师弟接着干,但是又不好搞出点什么新东西,那就拓展一点吧。所以文章的框架就很像了,introduction部分基本上一样的,理论部分基本上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把参考文献的几个公式合并成一个公式,当然理论部分出来的结果也差不多。现在的版本比原先被拒的版本有进步的地方就是,原先有一小段使用商业软件模拟的结果,现在变成两段了,还跟理论结果做了一个俺觉得很不充分的对比。这所谓的改进版本能发表吗?俺觉得上次的审稿人简直就是太客气了,这还什么大修,这么高的相似度怎么修啊。而且就是现在的这个版本,相似度都差不多70%了。虽然知道学生是需要文章毕业的,但是就事论事吧,还是写了个很负面的审稿意见。

对这两种情况,我很好奇的就是,学生写这么样的文章导师知道吗?导师真的认真读过吗?导师如果读过了还觉得是可以投稿的吗?文章给人一顿批评导师面子上能过得去吗?学生舍得让导师这么没面子吗?以后在道上还怎么混呢?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