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抵制学术出版商吗?

学生时代时,你可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兴致勃勃地跑到图书馆准备查文献,却发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献都是需要付费才能阅读全文,也就是说,你学校的图书馆并没有付费订阅你所需的期刊。你可能会感到手足无措和沮丧,但是为了准备自己的论文,只好跑遍各个图书馆去搜寻自己需要的文献。

不仅学生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有可能遇到。查阅文献、资料是进行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这些资料的版权大多都被学术出版商所垄断。而为了获取这些资料,就需要向学术出版商支付相当数量的订阅费。例如爱思唯尔(Elsevier),这家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有2500余种期刊,其中包括《柳叶刀》、《四面体》、《细胞》这些知名期刊,以及教科书《格雷氏解剖学》等。《细胞》全套期刊一年的订阅费用就高达上万美元。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馆都支付得起如此高昂的费用。实际上,由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完成的科研项目大多都是由政府经费资助的,也就是由纳税人资助的,理应由大众免费获取。而如今学术出版机构却向纳税人索取高额订阅费,让他们付钱阅读原本就是自己资助的研究,明显不合情理。

已经有不少大学开始终止与Elsevier的订阅合同。2019年3月12日,挪威高等教育与研究联合服务委员会(UNIT)拒绝了与Elsevier的续签计划。理由是Elsevier只同意为挪威的研究机构降低部分费用,并未充分将其发表的学术资源免费开放。在2018年,挪威的大学与研究机构支付了近1000万欧元的订阅费。不仅是挪威,此前瑞典的一些研究机构也决定不再与Elsevier续约。而在美国和加拿大,陆续也有许多大学加入这一行列

在中国,也有许多人开始了抵制学术出版商的行动。例如中国国内最大、最知名的学术出版商中国知网,在2010至2016年间,其订阅费猛增132%。2018年上半年,其净利润超过了6000万人民币。此外,中国知网囊括了95%以上的中文学术资源,并且拥有国内最大的硕士和博士论文数据库,可以说在中国国内的学术出版界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其日益增长的订阅费,也渐渐引起各大高校的不满。

学术出版的目的本应是协助知识的传播,以及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的发展。而现在,学术出版商却与这一目的背道而驰,高额的订阅费使一些读者失去了获取学术资源的机会,也阻断了知识的传播。因此,确实应当使学术出版回归其正常的发展轨道。近年来,开放获取(open access)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自2018年9月开始,开放获取“S计划”席卷欧洲,并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支持。自2020年1月1日起,参与S计划的国家所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都必须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或出版平台上。这一计划无疑大大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对论文的作者和读者都是有益的。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