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抄袭与聪明出版的一线之隔

我在写博士论文,常常在科学社团的在微信公众号上PO文分享,有一些不错的论点已经打算要投稿国外期刊了,最后我还想找出版社企划出一本科普,这样算自我抄袭吗?我有涉及任何学术不端吗?

稍安勿躁,首先,自我抄袭仅限于学术界的公开发表;再者,自我抄袭是指未引用便重复使用以前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简单来说:引用就没事了。另外,如果发表在包括社群媒体和一般的大众媒体,无论网络平台或是纸本报章杂志,甚或是改写成科普著作发表,因为不是学术出版,也不在自我抄袭的讨论范围内。

有没有松了一口气?

自我抄袭究竟哪里不对?各位同学,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累积知识并且促进文明发展。因此学术成果与其他创作不同,学术发表本质上是公益导向的活动,必须接受公评,加上整个学术发表的系统是评量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所以不能偷别人的稿来投,一稿也不能多投。白话文再说一遍,就是一项成果只能得一分,不能拿别别人该得的分,你自己得过的分也不能再得。明了上述的前提就不难理解:抄袭他人著作是剽窃行为,有损特定他人利益;自我抄袭则是膨胀学术贡献,也造成欺骗公众的结果,有损公众利益。

不过,依笔者浅见,当代学术界的量化评比方式是造成自我抄袭的首因。一般有的共识是,很难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统一量化评比。同样的,自然学科下,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计划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一样难以量化评比。再说大规模、跨领域或创新领域的研究旷日费时,以发表数量为主的量化评比方式,根本是逼迫学者切香肠般地分割其中的项目及成果,好在这个集点游戏里获得更多点数。

在这个集点游戏生态下,学术出版商也不好当,他们要帮论文背书,所以自我抄袭也可能侵犯版权。投稿各类学术刊物之前,一定要详读他们的出版规范,了解各出版社对自我抄袭的明确定义。如果出版商认定作者自我抄袭,有权收回已发表著作,还可能有法律问题,出版商也可以选择不再刊登该作者的文章,而该学者的声誉也将大受影响。

学术界有人认为把一项大型研究分割为多篇文章发表也属于自我抄袭,笔者的想法刚好相反,觉得那只是现实逼大家练就的聪明出版法。读博士班的时候就要多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和前辈们,用出版规划带动研究的方式思考如何架构自己的研究,进可攻退可守,小题目能投会议论文,中题目能投期刊,大题目能投国际期刊,最后海纳百川写成博士论文甚至专书,在进入研究领域的第一、二年就要搞清楚,自己的领域和程度有哪些适合的刊物,研究的什么部分投怎样的刊物,到什么程度能投另一个等级的刊物,才玩得起学术这场游戏。

敢进入学术领域的你我又不笨,大家心里都知道什么是抄袭甚至自我抄袭,要在学术集点游戏里得分并不难,小心走在聪明出版的路上,不要踩到自我抄袭的那条线。记得,引用就没事了!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