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拒绝发表可重复性研究论文

可重复性研究有益于获得新发现,并且激发新的研究思路。所谓可重复性,就是他人能够遵循作者提出的方法,将系统性结果重现出来,目的在于复制研究,避免结论造假,保证可信度。

结果就有这样一篇论文,该论文的结果非常具体,不仅遵循了《自然》的公开征稿要求,而且研究者非常仔细地记录了数据,论文终稿的写作也基本挑不出毛病,却遭到断然拒绝。这是为何?

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取决于结果的可复制性。公众和研究者显然都对研究结果充满期待,并且在其公布于众的时候,希望能够兼具准确和信息性。在研究论文或期刊上,图表和数据一旦付诸刊印,就已无法更改。但有了交互式线上科学期刊Distill,你可用模型更改变量和输入。有了它,突破了传统出版方式,研究者和读者就能够互动,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就能更好地呈现,而作者也能得到很多学术支持。   

类似于《自然》,多数期刊都已公开表明关于重复性研究的政策。最近,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心理语言学家Monte Nieuwland却表示,很多学术界最权威的期刊可能不愿意接受他们团队的投稿。《自然》编辑给出的回复是,因为他们的研究太过具体化,适合投相关领域的期刊。

他们所做的可复制性研究是基于2015年《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一篇Delong等3位科学家的文章。这篇论文对初始研究的明显缺点闭口不提,并有很大的提升完善空间。可Monte团队的论文还没给同行审阅,就直接被《自然》的编辑拒绝了。他们转而将文章在预印本文献库BioRxiv发表,并在网络上获得了很高关注度。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