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ly set to Index
Currently set to Follow

科研经费的分配

《马太福音》第13章第12节有这么一句:“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后来,美国科学史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根据这句话提出了经典的马太效应,用来描述科学界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1]

其实这就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学霸”。好学生总是希望跟着好导师,而好导师也总是可以招到优秀的学生来组成科研团队。强强联合之后,团队的实力就更加强大,更加稳固,也就更加容易拿到更多的项目。最终也就形成了目前这种高校和科研院所内少部分人拥有大部分学术资源的情况。

进一步总结之后就可以发现,这也不过是无处不在的“二八定律”在学术圈的一个表现而已。80%的一般的科研人员,每天走火入魔般地发文章写本子,就是为了进到那个“二”的圈子。

既然可以用“二八定律”来概括学术圈的资源分配情况,也说明了这种做法有它积极的一面。在学术领域经过了前期远溯博索的调研之后,接下来的经费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所有的团队,只能是重点资助一部分看起来更加有成功潜质的团队。背后的哲学也是寄希望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起来的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学术界还不算残酷的地方,在新兴的产业,资金的流动更加功利,往往最后是一两个公司占据了几乎所有的资源。

现在的经费分配方式虽然符合资源的生存原则,但也难免带来负面的因素。一个是促使一批科研人员直接转型为科研经纪人,拿到经费就外包,项目的质量也不管了。有统计显示,我国有320多万名研发人员,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19位;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能“赚钱”的却很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

china-banner

另一个负面影响是,现在的经费分配方式有时候也显得不那么有人性。比如一般来说,40岁之前是科研人员创新的黄金时期,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傍上“学霸”,又非师出名门,申请经费就十分困难。如果大量精力和时间都花在项目申请上,却得不到好的结果,几次之后很容易就让一些本来有潜质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就此遗憾地退出“江湖”了。

如何很好地管理经费是个很大的课题,也不可能有理想的方案。不断对现在的经费管理方式做出调整是应该的,但同时要防止改革成了近亲繁殖、继续垄断资源的手段。在经费使用上要坚持引入社会监督。而在成果考核上,单纯依赖文章的数量的考核方式是不够的,如果能够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做为评价依据会更好一些。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A4%AA%E6%95%88%E5%BA%94

Researchers Poll

在您看来,提高同行评审过程诚信的最有效方式是什么?